aaeas
訴訟關係文獻
(1999年4月14日現在)
對不起!亂嗎這麼多!


唐朝以前

滋賀秀三「在左伝發現的訴訟事例之解說」『國家學會雜誌』102-1.2, 1989(12)

Momiyama明「春秋訴訟論」『法制史研究』37, 1988(3)

郭建/姚榮濤「試論孔子的“無訟”思想及其影響」『復旦法學』1, 1986(4)

黃賢俊「對雲夢秦簡中訴訟制度的探索」『法學研究』5, 1981(10)

甄尚靈「“言﹐訟也”考」『中國語文』2, 1985(3)

胡留元/馮卓慧「從陜西金文看西周民法規範及民事訴訟制度」『考古与文物』6, 1983(11)

從希斌「《易經》中記載的周代=訟」『天津師大學報』1, 1985(1)

王元明「從《詩經•召南•行露》一詩看周代的訴訟」『法學研究』3, 1984(6)

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編(劉俊文)「紀念陳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---唐代獄訟制度考析」北京大學出版社, 1989(12)


宋元朝

宮崎市定「宋元時代的法制與裁判機構--元典章成立時代的社會的背景]『亞細亞史研究』第四、東洋史研究會,1964, 1954,現在在全集)

佐立治人「『清明集』的「法意」與「人情」-訴訟當事者留下來的法律解釋之痕跡」『中國近世的法制與社會』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,1993

Kathrine Bernhardt 「中國史上的女子財產權-宋代法是「例外」嗎」『中國-社會與文化』12,1997

楊廷福•錢元凱╡煽瞼薇げD訟制度述略」『宋史論集』中州書畫社,1983

渡邊紘良「宋代潭州湘潭縣的黎氏-在外邑中新興階層的聽訟」『東洋學報』65-1,1984

赤城隆治「南宋期的訴訟和地方官」『史潮』16,1985

赤城隆治「訴訟之性格與其周邊-中國中世史的近業」『史潮』21,1987

莫家齊「南宋民事訴訟証據制度管見ㄐy法學季刊』(『西南政法學院學報』)1985-2

趙曉耕「試論宋代的有關民事法律規范ㄐy法學研究』1986-2

戴建國「宋代刑事審判制度研究ㄐy文史』31,1988

郭東旭「南宋的越訴之法」『河北大學學報』(哲學社會科學版)1988-3

平田茂樹「南宋裁判制度小考-『朱文公文集』卷百╱蠽蘁]メ手掛ろベシウサㄐy集刊東洋學』66,1991

高橋芳郎「務限ソ法シ茶食人-宋代裁判制度研究(一)ㄐy史朋』24,1991

植松正「務限ソ法シ務停ソ法」『香川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第一部』86,1992

石川重雄「南宋期ズれんペ民事訴訟シ番訴-『名公書判清明集』メ手掛ろベズㄐy立正史學』72,1992

長井千秋「宋代ソ路ソ再審制度-翻異尼O勘メ中心ズㄐy前近代中國ソ刑罰』京大人文研,1996

石田肇「北宋ソ登聞鼓院シ登聞檢院」『中衒茈生古稀記念論集(上)』1980

Brian McKnight. Law and order in Sung China, Cambridge U.P.,1992

川村康╡漸N死刑奏裁考」『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』一二四(一九九四)

石川重雄「南宋期ズれんペ裁判シ檢死制度ソ整備-『檢驗(驗屍)格目』ソ施行メ中心ズㄐy立正大學東洋史論集』3,1990

石川重雄「南宋期ズれんペ民事訴訟シ番訴----『名公書判清明集』メ手ゎろベズ」『立正史學』72, 1992(9)

草野靖「健訟シ書舖----赤城報告ズ寄オサ----」『史潮』16,1985

戴建國「宋代的公証機構----書舖」『中國史研究』1988-4

陳智超「宋代的書舖与訟師」『劉子健教授頌壽記念宋史研究論集』同朋舍,1989


明清朝

滋賀秀三『清代中國ソ法シ裁判』創文社,1984

徐道鄰『中國法制史論集』1975

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「乾嘉年間山東濟寧李氏家族爭訟家產案」『歷史檔案』4, 1993(11)

孫謙「晚清時期訴訟觀的演變」『江漢論壇』2, 1991(2)

夫馬進「訟師秘本『蕭曹遺筆』ソ出現」『史林』77-2, 1994(2)

李若文「清末中國、歐米宣教師ズプペ“干預訴訟”問題ソ一側面----к①ЪЗУ⑦Ьソ對應策メ中心ズ」『東洋學報』76-1.2, 1994(10)

卞利「明清徽州民俗健訟初探」『江淮論壇』5, 1993

滋賀秀三「清代州縣衙門ズれんペ訴訟メバをペ若干ソ所見----淡新檔案メ史料シウサ」『法制史研究』37, 1988(3)

巨煥武「明代的訴訟費用----囚紙」『大陸雜誌』62-4, 1981(4)

滋賀秀三「清代訴訟制度ズれんペ民事的法源ソ概括的檢討」『東洋史研究』40-1, 1981(6)

川勝守「明末清初ソ訟師ズコゆサ----舊中國社會ズれんペ無賴知識人ソ一形態」『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』9, 1981(3)


近現代中國

「獸國藩受欺於老訟師」『人物』6, 1985(11)

阿賴耶順宏「「万家訴訟」ろヘ『秋菊打官司』デ----中國映畫『秋菊ソ物語』」『東洋文化學科年報(追手門學院大學)』8, 1993(11)

何容/張廣成「漫話《滕王亭子》美刺之訟(杜甫研究學刊一九九一年第一期)----兼釋“傷心”一詞」『杜甫研究學刊』1, 42-45, 1991

權純哲「「禮訟」ソ經學的分析----茶山ソ「正体伝重弁」メ手掛ろベズウサ」『山口大學教養部紀要』27, 1994(2)

康保成「也談《潘楊訟》的歷史真實問題----与顏慧雲同志商=」『河南師大學報(社會科學)』2, 1982(3)

顧全芳「對《<潘楊訟考論>》的一點質疑」『河南師大學報(社會科學)』1, 1982(1)

高漢聲「獄訟中之心理分析与心理戰術----讀《折獄龜鑑》紮記」『南京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, 1985(12)

吳磊「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民主性和科學性」『政治与法律』6, 1983(9)

陶秉權「我國民事訴訟中的反訴制度」『法學研究』4, 1983(8)

周元伯「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根本特點」『江海學刊』6, 1982

王希仁「簡論刑事訴訟的立案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84(2)

戴福康「刑事訴訟証據的屬性中不具有合法性」『法學研究』3, 1983(6)

王鐵夫「試論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公民=送人犯」『法學研究』4, 1985(8)

朱維究「試論我國的行政訴訟」『法學研究』4, 1984(8)

劉家興/江偉「試論人民檢察院參加民事訴訟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81(2)

高呈祥「上海市法學學會座談《民事訴訟法(試行)》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4, 1982(4)

高呈祥「人民檢察院應當參加民事訴訟」『江海學刊』6, 1984

武延平/陶髦「談談公訴案件中被害人的訴訟地位」『法學研究』6, 1982(12)

傅寬芝「談談刑事訴訟中的証人証言」『法學研究』4, 1983(8)

董立坤「民事訴訟法与民主法制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4, 1982(4)

劉湧「也談民事訴訟中的“社會干預人”----与劉家興同志商=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82(2)

樊崇義「論我國刑事訴訟証據制度的特點」『學習与探索』6, 1985(11)

張友漁「論我國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和特點」『法學研究』3, 1982(6)

黃雙全「論民事訴訟“巡回審理﹐就地@案”原則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7, 1985(7)

周子亞「從國際法角度論民事訴訟法中的司法豁免權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6, 1982(6)

應后俊「淺論刑事訴訟中的抗訴」『法學研究』3, 1984(6)

林文肯「弁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法律地位」『政治与法律』6, 1983(9)

何天貴「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」(試行)ソ公布ズプオサ」『ЖшэЗЬ』766, 1982(5)

楊榮新「試談民事訴訟法的中國特色」『中國政法大學學報』2, 1983(12)

武延平「談談刑事附帶民事訴訟」『法學研究』2, 1984(4)

李誠/富志敏/宿遲「論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訴訟」『法學研究』2, 1984(4)

陳昭德「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制度之問題所在及其改革之方向」(日本語)『華岡法科學報』4, 1981(11)

呂潮澤「民事訴訟法再修正意見之探討」『華岡法科學報』5, 1982(12)

張晉藩/郭成康「清入關前的訴訟制度」『法律史論叢』3, 1983(11)

倪祥保「“異乎三子著之撰”集訟拾得」『學術研究』3, 1984

高崇會「=析的“兩可”弁訟邏輯思想」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』6, 1985(11)

李衡梅「獄訟弁析」『人文雜誌』4, 1987

王希仁「行政訴訟与觀念變革」『寧夏社會科學』5, 1989(9)

程千遠「試論行政訴訟中的司法審查權」『江海學刊』2, 1989(3)

冉志江「訴訟証據信息淺說」『社會科學(蘭州)』6, 1987(11)

李鐵剛「民事訴訟法律關係研究綜述」『法學研究』4, 1989(8)

胡錫慶「略論我國刑事訴訟主体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86(2)

劉洪「略論實施《行政訴訟法》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要求」『江淮論壇』6, 1989

楊欣培「論及時性原則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」『求是學刊』6, 1987(12)

陳克「論我國行政訴訟的特點及其基本原則」『寧夏社會科學』2, 1989(3)

江必新「論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變更權」『法學研究』6, 1988(12)

唐國華「論治安行政訴訟」『杭州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』3, 1988(9)

裴蒼齡「論訴訟中的証明責任」『法學研究』3, 1989(6)

林欣「論國際民事訴訟中當事人的住所与國籍」『法學研究』3, 1989(6)

陳國**「淺論人民檢察院參与行政訴訟」『江海學刊』1, 1988(1)

史際春/國世平「關於消費者權益保護中的民事訴訟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2, 1989(2)

李吉人「訴訟時效与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」『學習与研究』2, 1989(2)

南博方/周作彩「中國行政訴訟制度ソ動向シ現況」『一橋論叢』101-1, 1989(1)

山內一惠「女師大事件メバをペ二コソ訴訟」『關西大學中國文學會紀要』11, 1990(3)

王文寶「論刑事訴訟中的証人証言」『杭州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』2, 1989(6)

張仲麟「社會科學工作者筆談憲法修改草案----必須堅持刑事訴訟原則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8-5-6, 1982(8)(號數未確認)

「慶祝呂叔湘先生從事語言教學与研究六十年論文集(慶祝呂叔湘先生從事語言教學与研究六十年論文集)“言﹐訟也”考」《中國語文》編輯部,編(甄尚靈), 語文出版社, 1985(6)

顧培東「中國現實經濟衝突及其訴訟機制的完善」『中國社會科學』4, 1990(7)

張民生「中國古代刑民訴訟之分別与比較」『江海學刊』1, 1990(1)

焦志軍「我國行政訴訟法的立法目的及其特點」『學習与研究』8, 1990(8)

金理其「中國刑事訴訟ソ基本構造----比較法的視點ろヘ」『大阪市立大學法學雜誌』38-2, 1992(1)

柯嚴「軍事行政訴訟問題研究綜述」『法學研究』5, 1990(10)

杉田憲治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ソ特異點•論點----マゎ國ソ行政事件訴訟法メ念頭ズれゆサ」『修道法學』14-1, 1992(1)

游勸榮「行政訴訟的實質論要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10, 1990(10)

張勇「日本シ中國ソ行政爭訟法ズ關エペ比較法的檢討(1)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44, 1992(10)

張勇「日本シ中國ソ行政爭訟法ズ關エペ比較法的檢討(2)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46, 1993(3)

江偉/王強義「完善我國民事訴訟立法的若干理論問題」『中國社會科學』5, 1991(9)

李福海「中西行政訴訟基本理論之比較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91(2)

胡建森「中國行政賠償訴訟研究」『杭州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』4, 1991(12)

尹龍澤「中國行政訴訟法ソ特色シ問題點ズコゆサ」『創價法學』22-1, 1992(9)

阿耕「行政訴訟法理論与實踐研討會綜述」『江漢論壇』1, 1991(1)

張勇「中國ソ行政爭訟制度(1)----ガソ歷史シ現狀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40, 1992(3)

張勇「中國ソ行政爭訟制度(2)完----ガソ歷史シ現狀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43, 1992(7)

張勇「日本シ中國ソ行政爭訟法ズ關エペ比較法的檢討(3)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48, 1993(7)

張勇「日本シ中國ソ行政爭訟法ズ關エペ比較法的檢討(4)完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51, 1993(10)

夏錦文「論刑事訴訟法的形式」『南京師大學報(社會科學)』1, 1993(1)

蔡彥敏「簡析我國新民事訴訟法的特點」『中山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)』4, 1992(10)

張衛平/王青山「從行政訴訟視角論司法權与行政權的關係」『學習与探索』5, 1992(9)

謝佑平「訴訟文化論----兼談中國訴訟法制的現代化」『學習与探索』1, 1993

湛中樂/孫占京「論檢察機關對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94(2)

周農「國家賠償訴訟規範若干問題探索」『法學研究』4, 1993(8)

錢國耀「近代上海地方訴訟法制史淺探」『社會科學(上海)』7, 1994(7)

夏錦文「試論中國訴訟法制現代化的過程与得失(1840∼1949)」『南京師大學報(社會科學)』2, 1994(4)

王尚新「刑事訴訟法修改的若干問題」『法學研究』5, 1994(10)

楊海坤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行政執法和行政訴訟」『社會科學研究』2, 1994(3)

孔德然「試論檢察機關對民事訴訟的法律監督範圍及其限制」『江海學刊』1, 1993(1)

劉澤華/王曉寧「人民法院刑事訴訟損害賠償探析」『江海學刊』3, 1994(5)

宋龍妹「正當程序与中國刑事訴訟現代化----也談程序法的現代意義」『江漢論壇』9, 1994(9)

周寶峰「論我國刑事訴訟回避制度的補充完善」『內蒙古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』4, 1992(10)

王紅岩「淺析行政訴訟第三人」『內蒙古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』4, 1991(10)

吉達珠「關於涉外刑事訴訟的幾個問題」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』2, 1993(3)

韓志紅「建立我國的經濟訴訟制度」『天津師大學報』5, 1994(10)

宗智「改造刑事訴訟結構應當慎行」『法學研究』6, 1994(12)

于中航「==戟和古代以=決訟的伝說」『故宮文物月刊』11-12, 1994(3)

李乾貴「審計訴訟理論初探」『武漢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)』3, 1992

陳響榮/他「訴訟效益与証明要求----論在民事訴訟中應確立高度蓋然性原則」『法學研究』5, 1995

孫宏偉「民刑訴訟結構与市場經濟」『求是學刊』2, 1995

張開績「論刑事訴訟審判模式」『求是學刊』2, 1995

馬貴翔「刑事訴訟結構与社會環境」『學習与探索』6, 1995

楊明「論刑事訴訟法中的偵查」『遼寧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)』4, 1995

張開績「論訴訟中的証明責任」『北方論叢』3, 1995

王策來『完善刑事訴訟立法研究』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, 1993

齋藤明美「現代中國民事訴訟法---國際比較法ЁэみИ」晃洋書房, 1992(3)

楊炳芝/李春霖,主編「中國訴訟制度法律全書」法律出版社, 1993(4)

平野龍一/淺井敦,編「中國ソ刑法シ刑事訴訟法」東京大學出版會,東京, 1982(3)

謝覺哉「六十自訟」『人物』3, 1984(5)

黃光章「我替“五、九”米潮死者家屬進行訴訟的經過」『安慶文史資料』4, 1982(9)


韓國、台灣、東南ヤЖヤ

陳榮宗「台灣ソ民事訴訟法シ民事司法ソ現狀」『比較法學』28-2, 1995(1)

張航「試析台灣刑事訴訟法」『四川大學學報叢刊』51, 1991(6)

樊崇義/蕭勝喜「略論台灣的刑事訴訟法」『法學研究』1, 1990(2)

紺谷浩司/蔡金郎「中華民國(台灣)民事訴訟法(試譯)(1)」『廣島法學』12-3, 1989(1)

紺谷浩司/蔡金郎「中華民國(台灣)民事訴訟法(試譯)(2)」『廣島法學』13-1, 1989(7)

田中雅一「第54回學術大會紀要特集----南ユ⑦Э•ё⑦Эョみ寺院メバをペ訴訟(1881-1929)」『宗教研究』69-4, 1996(3)

石澤良昭「ロ⑦пЖヤ•ヤ⑦ヵみю時代ソ法廷シ訴訟問題」『東洋史研究』43-2, 1984(9)

西尾昭「韓國ズれんペ行政爭訟二法ソ制定シ改正」『同志社法學』200, 1987(7)

石川明/河 正慶「「大韓民國民事訴訟法改正試案」ズコゆサ」『法學研究』60-10, 1987(10)

金祥洙「訴訟上ソ和解ズ關エペ韓國ソ判例•學說ソ現狀シ問題點ズコゆサ(2)」『名古屋大學法政論集』129, 1990(1)

尹龍澤「日•韓兩國ズれんペ行政爭訟制度改正ソ經過ズコゆサ----「訴願法」ろヘ「行政不服審查法」シ「行政審判法」デ」『創大ヤЖヤ研究』8, 1987(3)

池斗煥「朝鮮後期禮訟研究」『釜大史學』11, 1987(6)

白井駿「古代ё⑦Эョ社會ソ刑事訴訟觀」『國學院大學紀要』18, 1980(3)

石井米雄「「29ソ訴訟項目」(Ek=nati=s= M=lagati Viv=da)ズコゆサ----ユ⑦Э古代法「еみэ化」ソ一事例」『東南ヤЖヤ研究』23-2, 1985(9)

韓國法研究會(石川明,金洪奎譯)「韓國「訴訟促進等ズ關エペ特例法」(1981年1月29日公布)ズコゆサ」『法學研究』54-12, 1981(12)


法治主義

王人博•程燎原『法治論』山東人釦suo版社,1989

柳立言「宋代的「法制」与「法治」」『歷史月刊』56,1992

絞ャ治人「『清明集』no「法意」to「人情」-訴俊a鮪鮪фniプru法律解釋no痕跡」『中國近世no法制to社會』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,1993

土田健次郎「王安石niokeru學no構造」『宋代no知識人(宋代史研究會研究報告第四集)』汲古,1993

蘇基朗『唐宋法制史研究』,1995

Brian McKnight, ユLaw and order in Sung China, Cambridge U.P.,1992



以下、追加分。

荒uД•訴訟

滋賀秀三『清代中國no法to荒uД』創斌aт,1984

宮崎市定「宋元時代no法制to荒uД機構-元典章成立no時代的•社會的背景」『ヤЖヤ史研究』第4,東洋史研究會,1964(パto1954)

徐道鄰『中國法制史論集』1975

楊廷福•錢元凱「宋朝釦suTi俊aャ度述略」『宋史論集』中州書畫社,1983

渡邊紘良「宋代潭州春eK縣no黎氏womeをtsuUo|外邑niokeru新興階層no聽訟」『東洋學報』65-1•2,1984

莫家腎ou南宋釦suTi俊aэ據制度管見」『法學季刊』(『西南政法學院學報』)1985-2

趙曉耕「試論宋代的有關釦su末@律規范」『法學研究』1986-2

赤木擁。「訴訟no塵itosono周邊-中國中•近世史no近業kara」『史潮』21,1987

戴建國「宋代刑事審判制度研究」『斌aj』31,1988

郭東旭「南宋的越訴之法」『河北大學學報』(哲學社會科學版)1988-3

石川重雄「南宋期niokeru荒uДto檢死制度no整備-『檢驗(驗屍)格目』no施行wo中心ni」『立正大學東洋史論集』3,1990

平田茂樹「南宋荒uД制度小考-『朱斌a囋yaW』卷百「約束榜」wo手掛kaベtoPЬ」『集刊東洋學』66,1991

高橋芳郎「務限no法to茶食人-宋代荒uД制度研究(一)」『史朋』24,1991

植松正「務限no法to務停no法」『香川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第一部』86,1992

石川重雄「南宋期niokeru釦suTi訟to番訴-『名公書判清明集』wo手掛kaベni」『立正史學』72,1992

長井千秋「宋代no路no衡oR制度-翻異•別勘wo中心ni」『前近代中國no刑罰』京大人斌a、,1996

王云海『宋代司法制度』河南大學出版社,1992

夫馬進「明清時代no俊atto訴俊aャ度」梅原郁編『中國近世no法制to社會』京都大學人斌aб學研究所,一九九三)

青木敦「北宋末∼南宋期法令中的越訴規定」『東洋史研究』58-2,1999

P.C.C.Huang.”Between informal and formal adjusdication:the third realm of Qing civil jusitice", ユModern china, 19:3,1993)

P.C.C.Huang. ユCivil justice in China: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the Qing.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6

女子分法關係

滋賀秀三『中國家族法論』弘斌a—,1950

滋賀秀三『中國家族法no原理』創斌aт,1967

仁井田陞「宋代no家產法niokeru女子no地位」(1951(w中國法制史研究(奴隸農奴法•家族村落法)』東京大學出版會、1962

滋賀秀三「中國家族法補考」(一)-仁井田博士『宋代家產法niokeru女子no地位』wo讀ノUov『國家學會雜誌』67-5•6,1953

滋賀秀三「中國家族法補考」(二)-仁井田博士『宋代家產法niokeru女子no地位』wo讀ノUov『國家學會雜誌』67-9•10,19☆☆

滋賀秀三「中國家族法補考」(三)-仁井田博士『宋代家產法niokeru女子no地位』wo讀ノUov『國家學會雜誌』67-11•12,19☆☆

滋賀秀三「中國家族法補考」(四)-仁井田博士『宋代家產法niokeru女子no地位』wo讀ノUov『國家學會雜誌』68-7•8,1955

K•д—⑦г—to「中國史上no女子財產權-宋代法ゾ「例外」ka」『中國-社會to斌aД』12,1997

柳田節子「南宋期家產分割niokeru女承分nitsuiUov『熔q健博士頌壽記念宋史研究論集』鍍su舍、1989

柳田節子「宋代女子no財產權」『法政史學』42,1990

柳田節子「宋代no女戶」『中國no傳統社會to家族』汲荊e瘦@,1993

柳田節子「宋代婦女的離婚,衡oЮ与義絕」『慶祝Ьヨ廣銘教授華誕論集』1997

柳田節子「書評:永田三枝「「南宋期niokeru女子no財產權nitsuiUov」『法政史研究』42,1992

柳田節子「宋代荒uДniokeru女塵и訴俊av中國女塵j研究會編『論集 中國女塵j』1999

袁 au宋代女塵燻Y權述論」『宋史研究集刊』2, 1988

永田三枝「南宋期niokeru女子no財產權nitsuiUov『北大史學』31,1991

板橋真一「宋代no戶絕財產to女子no財產權womeをtsuUov『中國no傳統社會to家族』汲荊e瘦@,1993

高橋芳郎「親wo亡ゑPЗ女(ハエme)ギTo|南宋期noiwaフru女子財產權nitsuiUo|」『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』6,1995

川村康「宋代niokeru養子法(上)」『早稻田法學』64-1,1988

川村康「宋代niokeru養子法(下)」『早稻田法學』64-2,1989

Ebrey,Patricia Buckley. ユThe inner quarter. University of Calif. Press, 1993

川村康「書評:柳田節子「宋代女子no財產權」『法政史研究』42,1991

大澤正昭「南宋no荒uДto女塵燻Y權」『歷史學研究』717,1998

Bernhardt, K. ユWomen and property in China, 960-1949. Stanford University

 Press,1999

柳立言「宋代鍍su署ャ度下的所謂「共財」」『中央研究員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』65-2,1994

健訟等等

(前出)宮崎市定1992

赤城擁。「南宋期no訴訟nitsuiUo|「健訟」to地方官」『史潮』16,1985

 o u明清徽州釦suш健俊a T」『江淮論壇』1993-5

許懷林『江西史稿』江西高校出版社,1996

郭東旭「宋代之俊aw」『宋史研究論叢』

稚suq超「宋代的書婦ao俊at」『劉子健博士頌壽紀念宋史研究論集』鍍su舍,1989

夫馬進「明清時代no訴師與訴訟度﹖」梅原郁編『中國近世no法制to社會』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,1993

青木敦「健訟no地域的image: 11∼13世紀江西社會之法文化與人口移動」『社會經濟史學』65-3, 1999

訴訟關連社會經濟史

青山定雄「隋唐宋三代ni於keru戶數no地域的考察(二)」『歷史學研究』6-5,1936

梁方仲編『中國歷代戶口,田地,田賦統計』上海人釦suo版社,1980

青山定雄「詣a vni於keru江西no新興閣suД」『(和田博士還曆記念) 東洋史論叢』講談社,1951

吳松弟『北方移釦suo南宋社會變遷』(大陸地區博士論斌ap刊47,斌ateo版社,1993

山田賢『移住民no秩序』名古屋大學出版會,1995

斯波義信『江南經濟史no研究』,1988

金井德幸「宋代niokeru妖神信仰to「喫菜事魔」•「殺人祭鬼」」『立正大學東洋史論集』8, 1995

金井德幸「宋代荊湖南北路niokeru鬼no信仰nitsuiUo|殺人祭鬼no周邊」『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』5,1994

李敏昌「宋代東南地區的殺人祭鬼風俗」『東南斌aД』1•2,1990

佐竹靖彥『唐宋變革no地域的研究』鍍su舍,1990

青木敦「A Post-Walrasian Approach - 要素賦**(factor endowments)﹐勞tong力配分•時代區分論」『宋代no規範to習俗』汲****,1995

Conrad Schirokauer and Robert P. Hymes, ユOrdering the world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 1993.

Peter K. Bol,”Government, society, and state: on the political visions of Ssu-ma Kuang and Wang An-shih," in ユOdering the world, p.184

佐*明「前近代中國no地域支配no構圖-南宋期江南東西路wo中心ni-」『中國史學』1,1991

sono他

青木敦「回顧to展望 詣a縺E宋•元」『史學雜誌』103-5,1994

稚su血リ『中國婦女震a j』商務印書較uC1936

蘇冰•魏林『中國婚姻史』(斌ateo版社)1994

(H由美譯)『中國女塵rи歷史』白水社,1995

大澤正昭『主張suru〈愚釦surtachi』角川書店,1996

何忠禮「論南宋刑政未明之原因及其影虐o|由《名公書判清明集》所見」『東洋學報』61,1989

那思陸『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』(台北,斌aj哲出版社,一九八二,一九九頁f)

吳磊『中國司法制度』中國人釦su蜉w出版社,1988

柳立言「從閣suЁ看宋代的地方閣suv『國際宋史檢討會論斌aW』中國斌aД大學,1988

柳立言「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与衡oЮ」『新史學』2-4,1991

柳立言「宋代的家庭糾紛与仲荒uF爭財篇」『中國近世家族与社會學術檢討會論斌aW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,1998

柳立言「從法律糾紛看宋代的父權家長制:斌a n姑与子女女息 相爭」『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』69-3,1998

柳立言「養兒防老:宋代的法律与社會」『中國家庭及其倫理檢討會論斌aW』郭ow研究中心,1999予定

石田肇「北宋no登聞鼓院to登聞檢院」『中島敏先震ateH記念論集(上)』一九八 參照。



文獻一覽

AAEAS MANDARINE HOMEPAGE

language choice